有了冯俊伟这位省政法委一把手的支持,事情就变得简单起来。
回到省公安厅,田富国跟沈青云两个人在办公室里商量着如何把李铁军调到省里来。
“我觉得,可以考虑让他担任副厅长。”
沈青云想了想说道:“从绥华市公安局的局长位置,到省公安厅的副厅长,也算是进步了。”
“可以。”
田富国点点头:“正好徐副厅长要调走了。”
“去哪儿?”
沈青云略微有点意外,倒是没想到徐少安要调走了。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也很正常。
换做自己是徐少安,也不会在江北省公安厅继续呆下去了。
身为常务副厅长的徐少安,基本上已经被彻底架空,手中的权力都被分散到其他人的手里,他负责的部门几乎都是没什么权力的清水衙门。
这种情况下,徐少安必然要想办法离开的。
“好像是鲁东省吧?”
田富国淡淡地说道:“我打算提名老侯担任他的位置,你觉得怎么样?”
“我一定支持侯副厅长的工作。”
沈青云笑了笑,马上说道。
这种时候他自然知道应该怎么表态,本身自己和田富国之间,也没有什么矛盾,而且侯建国跟自己的关系也不错,他做这个常务副厅长,对自己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甚至于。
要比现在的徐少安更合适。
“那就尽快定下来。”
田富国对沈青云说道:“我给冯书记打个电话,汇报一下这个事情,然后把李铁军调到省里来。”
顿了顿。
他又说道:“你觉得,谁去那边绥华市那边更合适呢?”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沈青云闻言想了想,忽然开口说道:“我在齐城有个老上级,如今是齐城市公安局的常务副局长,叫孙健,您有印象么?”
“我知道他。”
田富国闻言点点头道:“好像是部队出身,是不是?”
“是的。”
沈青云说道:“他是我的老上级,能力方面还算不错,但有一点我可以保证,他的人品很过硬,去了绥华市之后,绝对不会被腐蚀。”
说着话。
他对田富国说道:“您知道的,绥化市那边的情况很特殊……”
沈青云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绥华市那边的情况很复杂,原地提拔肯定是不行了,但如果从其他地方调任干部过去,短时间内谁也不敢保证,这个干部会不会有问题,真要是那样的话,就等于是带病提拔了。
如今这个年头,上面正在严厉打击腐败分子,如果一个干部被带病提拔的话,到时候不管是田富国还是沈青云,都要跟着吃瓜落的。
所以。
接替李铁军的这个人,必须要保证他绝对不能有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沈青云会推荐自己的老领导孙健的原因。
最起码是自己人,他知道孙健的性格。
或许孙健个人能力不是那么突出,但他绝对是一个很有操守的人。
“好。”
田富国想了想,点点头道:“那你把他叫来吧。”
沈青云点点头,又聊了几句之后,便起身离开了田富国的办公室。
………………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这边,沈青云找出孙健的电话拨了过去。
“我是孙健。”
电话那边很快响起了孙健的声音:“是沈副厅长么?”
“老领导,咱们就别这么客气了。”
沈青云笑着说道:“怎么样,最近的工作忙不忙?”
“还行吧,你也知道的,我现在这个位置,不忙才怪。”
孙健苦笑着说道。
“再忙也要休息。”
沈青云认真的说道:“你把工作先交接一下,来一趟省厅。”
顿了顿。
他又嘱咐道:“是田副省长要见你。”
嘶!。孙健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还真没想到,竟然是田富国这个省公安厅一把手要见自己。
“好,我马上过去。”
孙健立刻点头答应下来。
沈青云没有再说什么,便挂断了电话。
之所以让孙健过来,自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孙健是属于沈青云的自己人,这一点毋庸置疑,让他去绥华市最起码能够稳定大局。
更重要的是,沈青云也希望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到江北省政法系统的各个地方。
以前他不明白为什么官场上大家都喜欢搞山头,搞派系。
现在沈青云总算明白过来,你想要做事,如果没有自己的团队,那是真的不行。
其实官场当中的派系行成和存在,有很多原因的。
首先,官场派系的形成往往基于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官员们通过结成派系来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这种利益共同体使得派系成员在资源分配、权力争夺等方面能够相互支持,从而在官场中占据有利地位。1
另外,派系的形成也受到情感和地域的影响。
官员们往往因为地域观念、家族背景或师徒关系而结成派系。
例如,地域派系基于地方利益和地方观念结成同盟,家族派系则通过家族势力来巩固地位,师承派系则基于师徒关系维持团结。
还有就是在政治斗争中,派系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斗争手段,各个派系之间为了权力和利益进行无形的较量,倾轧与争斗是派系政治的突出特点。
通过形成派系,官员们可以在政治斗争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保护,从而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事情很正常,官员们通过拉帮结派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种文化传统和历史原因使得派系现象在官场中根深蒂固。
不过在沈青云看来,如果你没有属于自己的派系,你的政治理念和想法,就没有办法贯彻下去。
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孙健的行动速度很快,连夜坐着火车就抵达了省城。
第二天早上,沈青云就在办公室见到了孙健。
昔日里还是自己下属的年轻人,今天却已经成为了副厅级的领导,孙健再次见到沈青云,还真是感慨万千。
“老领导,这好几年没见,你看着可老了。”
沈青云笑着对孙健说道。
“我都要五十了,能不老么?”
孙健面对沈青云的调侃,笑着说道:“你以为我跟你似的,还是年轻人啊!”
说实话。
对于沈青云这个年纪来说,他在官场当中,真的是个年轻人。
要知道,在公务员系统中,选拔任用和职务晋升确实有最低年限的规定,但这些年限只是基础条件,并不意味着只要时间一到就能顺理成章地获得提拔。
最为关键的,还是要看组织的实际需求、个人的工作业绩以及表现。
正因为如此,晋升并不只是“到点了”就提上日程,而是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结合组织的规划和个人的贡献来决定。
所以,务必要明白:晋升不是一个机械的流程,不能仅仅依赖于“年限满足”这一个条件。很多时候,职位的空缺、组织对干部的需求、单位的工作重心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选拔进程。即便年限已达到,如果个人的工作表现不够突出,或者与组织的整体需求不符,晋升的机会依然可能延迟。
因此,工作中的实际业绩、所承担的责任以及为单位发展做出的贡献,才是推动职务晋升的核心动力。
通常情况下,普通科员在没有担任具体职务时,职级为二级科员。
如果想要晋升到副科级干部,通常需要先达到四级主任科员的职位,这个晋升过程通常至少需要四年时间。
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科员来说,晋升机会较为有限,尤其是在没有特殊机会的情况下。
因此,一些特殊选拔途径,比如中央选调生或定向选调生,提供了快速晋升的可能性。而对于普通公务员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会在这一职级停滞不前,终其一生难以突破。
而从副科级到正科级,尤其对于有实职的干部来说,这一过程通常在两年左右就可以顺利完成。
然而,对于非领导岗位的干部,这一晋升周期可能会更长,通常需要三到四年时间。
正科级被认为是公务员生涯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许多公务员如果无法在这个阶段突破,未来的职业发展可能会遇到较大瓶颈。
接下来的正科级晋升到副处级是一次重要的跨越,因为从正科到副处不仅仅是职务的提升,更代表了一个干部从基层管理层进入中层领导的范畴。
原则上,这个晋升过程通常需要三年时间,但实际上,由于各单位对副处级干部的要求差异较大,晋升节奏也不尽相同。
比如,同样是副处级干部,政府部门的副处级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资源,而事业单位或国企的副处级职务则可能更具技术性或专业性,晋升难度和标准都有很大区别。
在体制内,年轻是最大的资本。虽然晋升路径有时会受限于外部因素,但年龄较轻的干部往往拥有更多的机会和耐心去等待晋升。
这次晋升不成,下次还可以努力,因此许多年轻公务员在四十岁之前达到副处级是一个重要目标,因为只有在这个年龄前取得副处级职务,才能在未来的仕途中继续获得组织的关注和重用。
从副处级晋升到正处级的难度显著增加,随着职务级别的提升,职位数量逐渐减少,竞争也更加激烈。
原则上,副处级干部在两年后具备晋升正处的资格,但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成功晋升的情况非常少见。
通常情况下,副处级干部需要在岗位上至少干满一届,约为五年时间,才能继续向上晋升。在这段时间内,干部不仅需要稳扎稳打完成本职工作,还需要在关键项目或政策执行中表现突出,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因此,能在四十五岁右达到正处级的干部,通常被认为是非常出色的人才,已经具备了更高层次职位的潜力。
至于厅局级干部的晋升难度非常高,无论是正厅还是副厅,都需要在政绩、工作年限以及人际关系上表现出色。
对于一万名处级干部来说,可能只有两到三人能够晋升为厅局级,说明了这一级别职务的稀缺性和竞争的激烈程度。
由于厅局级职务的晋升门槛高,大多数目前担任该职务的干部年龄普遍在五十岁以上。
沈青云能够在三十出头就担任副厅级干部,足可见他的含金量有多高。
这也是为什么孙健也好,田富国等人也罢,对沈青云刮目相看的原因。
实在是因为大家都很清楚,他以后的前途,真的是不可限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