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钟祥文学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八十三章汗流浃背

第八十三章汗流浃背


最后一名交卷时,朱祁钰随口问道:“这最后一名考生,叫做什么名字?”“启禀陛下,这名考生名为王越。”近侍太监禀报。

朱祁钰想起了这个名字,眼前一亮。

“将他的试卷给朕。”

近侍太监连忙将试卷呈上,朱祁钰打开阅览。“论大明扩边军略策!”王越字迹雄迈跌宕,气势雄伟,字如其人。

其虽论军略,但文采斐然,殿中诸卷其余莫能及也,是文武双全之奇才!

朱祁钰看他的文章。

其详细指出,大明三边之紧要,诸国连接之形式,以及大明如何开边扩土,雄吞诸国的战略。

只观王越的文章,就让朱祁钰仿佛看到一雄心壮志的将军,扬鞭击马,要替天子,征伐天下,将大明的疆域扩展到远方!

王越重写试卷,反而文思泉涌,比第一遍更加雄健有力!

朱祁钰看过所有文章,将第一甲三人选出他已确定,谁为状元,谁为榜眼,谁为探花!

考场撤下桌椅,三百六十名考生,尽皆进入太和殿,等待皇帝宣布成绩!

王越、马文升、秦纮,皆仰头看见,望见少年天子天颜,如神明俯视,高如苍天。

众多考生,尽皆心中无比恭敬敬仰,等待考试结果!

朱祁钰俯视众多考生,开口说道:“王越文章,军略雄迈,当为状元!”

“马文升文章,政务质朴,不事雕琢,若大羹玄酒,当为榜眼!”

“柯潜文章,峻整有法,当为探花!”

朱祁钰钦点第一甲,定下了状元、榜眼、探花。

柯潜虽才华横溢,但文章过于不切实务,故只能屈居第三。

王越被钦点为状元,几乎喜极而泣,当场叩谢君王!

谁不想登第夺魁,一举名动天下?

今日,他王越失而复得,一卷成而天下知,为皇帝钦点!

马文升亦激动万分,拜倒在地。

秦纮文采有差,略逊两人一筹,位列二甲第一。

“殿试结束,各位考生退场!”

诸多考生,各自退去,都退出场外、三百六十名进士,汇聚一场,才气冲天,有盛世气象!

无数人目光,皆在第一甲三人身上,风光无限!

但今日虽然风光,明日后他们仕途才刚刚开始

科举三年一届,今日之群臣,哪一位不是进士及第、出身。

殿试登第,不过刚刚是开始。只有踏入官场后,才知道自己的身份有多淼小。

很多状元累官数十年,至死也不过是一名县官,未曾登殿。

接下来,诸多考生又再度分配。

皇帝在其试卷上,有所批语,就决定了他们会被如何重视。

有些进士,起步是被吏部安排去做县官,有些进士进入六部累官做起。

很少人,才能进入翰林院,这就是清流。而进入下面做县官,就是浊流。清流,有很大机会入阁!

当浊流,虽然是接触实务,但日后的前途,远远不能和清流相比。

而清流,入阁之后,权倾天下,地位在六部官员之上。

众多士子,皆在等待最终的官职...

京城。

诸多士子,皆在等待最终的官职,心中充满期待。

一旦通告出来,他们就将入仕,正式踏入官场。

三日后。

终于,皇榜揭示!柯潜被选为庶吉士,选入翰林院。。

而王越、马文升、秦纮三人,皆被赐官御史,下到地方!

有人迷惑,有人惊喜!

王越、马文升、秦纮三人,皆没有什么很大的情绪波动。

他们心中自信无比,凭借自己的能力才华,到地方去,必有一展才华的余地。

若是在翰林院中,修文史之学,做一个清流,那才是让三人如同束缚住手脚,难以发挥才能!

众多士子,纷纷行动...

寝宫!

朱祁钰负手而立。

大明的官职,其实在他看来,不是很合理。重文轻武,把清流看作第一品。

之前,朝中科举改革,已经狠狠的挫败了清流的极盛风气。

但这一风气,现在还根深蒂固,无法彻底抹除。其原因,在于大明的官职!

大明的武官,在官场中,地位比文官低三等,四品的武官,跟七品县令差不多。

大明的内阁,只有清流才能入,才能把持,浊流根本没有什么资格。

贵如于少保,都未入内阁。朱祁钰决定,厉行改革。

这第一步,就是从科举进士的入职开始。

朱祁钰要把最有才能的进士,下放到地方进行历练。

等到基层历练之后,明白了人间疾苦、天下苍生之后。

再提拔上来,位列内阁。

这样,天下的中枢,就由最懂得地方基层,最有实务能力的人所辅佐。

这样的机制,朱祁钰将推而广之。

所有官员遴选提拔,都要到地方,到基层去历练!

无地方经历者,不得入阁!

这是朱祁钰的野心,他要把大明的朝廷,建设成天下最有能力的人的聚集之地。

夸夸其谈之辈,别说入内阁,连朝中大臣都做不了。

这样,必能一扫大明的清流之气,让日后,再也没有文臣清流可以影响朝政。

大明将永不腐朽!

朱祁钰心中,充满了雄心壮志。寝宫中。

“辽东总督在殿外等候!”近侍太监如此禀报。“宣他进来。”朱祁钰开口。辽东总督进入殿内,连忙拜倒。

“叩见陛下!”

“不用多礼,起来吧,最近辽东雪灾,你处理的如何了?”

朱祁钰淡淡道。“启禀陛下,已派人清扫道路,避免封山,又派出

人开放粮仓,进行施粥,但现在的情况...”

辽东总督有些犯难。

若雪灾是如此好解决,也就不称之为灾了。“你不用担心,朕会解决雪灾。”朱祁钰安抚道。

他这殿试之上,共有三百六十人,而六策之一,就有赈灾这一项。

其中,就有一名叫做秦纮的举子,对辽东大雪的处理,非常到位。

“谢陛下!辽东百姓有救了!”辽东总督跪拜,连连叩谢。朱祁钰让他离开后,宣不同官员进来。

“命南方各省,购买抽调各种保暖御寒衣物,向北方运输,由户部统一购买发送!”

“命工部抽调火煤、干柴、煤油等资源,通过海上,向辽东运输,让辽东官府有足够资源,进行雪灾的抵御!”

“命辽东官府开展御寒工程,抵御雪灾,雇佣当地流民、寒民,发放御寒衣物、煤油等财物,进行以工代赈!”

“命……”

朱祁钰——进行命令,百官尽皆是听旨。

这一连串赈灾方式下去,就将使北方雪灾被抵御,灾害大大减轻。

“还有一物,就是将灶与床榻相连,灶中烧火,床榻滚烫,铺之以席亦能保一夜余温,此法推广,冻死之人将骤减至百中无一。”

朱祁钰推行的此法,叫做炕,在这个时代的北方,尚未被推广。

现在进行建造之后,能够极大帮助普通人家,抵御雪灾严寒。

诸多官员一—记下朱祁钰的指点,心中皆惊异非常,对皇帝的能力,感到震惊敬佩!

皇帝随意指点,其赈灾之法,就胜过百官!实际上,这是集思广益之道。

朱祁钰最后,又吩咐翰林院,此法克称之为“众议”,益为保留,由翰林院进行主持,凡有问题,皆可集思广益,命底层官员、小吏予以收集对策,上报挑选。

被认为是上策的,可予以嘉奖,甚至升官。朱祁钰将此事,——交代下去。

辽东雪灾,迎刃而解,且大明日后数百年,雪灾的危害都将大减!

辽东总督施行,心中无比震撼,皇帝这是利在千秋之法,让辽东百代都会受益。

此法一出,赈灾中,辽东百姓果然感恩戴德,纷纷在家中祭拜天子。

天下无人可以在活着时进行祭拜,但唯独天子可供奉,因天子近乎于人间之神。

一时,万民敬仰,万家敬拜,辽东内外,顿时如一块铁板!

此刻,曹正淳回到了京城!

他带着一个木箱,木箱里谁也不知道有什么东西。

“陛下,臣已经完成了臣应该完成的任务!”曹正淳跪地,不敢抬头看朱祁钰。

“嗯,你下次若是再没有做到你该做的事,朕将会重重的责罚你,你明白吗?”

朱祁钰淡淡道。“是!臣明白!”曹正淳汗流浃背。

“起来吧,随我去见诸位藩王,记得,把你东厂关押的那两位,也一并带上。”

朱祁钰发令。

京城三十里外。

众多藩王都在凑齐四千万两白银,送往京城,现在几乎已经凑完结束。

他们皆发现,两位藩王消失在府上。这让诸多藩王,皆是窃窃私语,心中难以平静。

“肃王,他们都已离开了,似乎还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不如我们也趁机...”

代王忍耐不住,找到了肃王。肃王神色难看,摇了摇头说道:

“代王,你就不觉得我们现在,太过于平静了吗?陛下没有说一句话?”

代王一愣。他想了想,神色也是大变。

不错,若是皇帝得知两位藩王离开,难道不会雷霆震怒吗?

他们这时候,应该都在两股战战才对。但此时,风平浪静,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静观其变吧,你们太急躁了,身在彀中,自以为能够逃脱。”

肃王说道。

他很谨慎,对皇帝的力量,认识非常充分,丝毫不保有侥幸心理。

“王爷,东厂曹公公到了!”就在这时,一位侍卫到来禀报!曹正淳!

两位藩王,皆是一惊!东厂督主曹正淳到此,要做什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